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,守护健康生活
在当今社会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饮食的丰富多样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油和盐作为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料,其摄入量的合理控制却常常被忽视,过量的油盐摄入不仅会影响食物的原汁原味,更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诸多潜在威胁,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,已然成为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课题。
一、油盐摄入过量的危害
油和盐看似普通,但当摄入量超出身体所需时,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,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,盐中的钠离子会使得人体血液中的钠含量升高,进而增加血容量,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,长期处于高盐状态下,血管壁会受到损伤,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,使血管变窄、变硬,影响血液循环,最终可能导致心脏病、中风等严重后果,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,我国居民的平均盐摄入量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不超过 5 克的标准,这无疑增加了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风险。
油脂摄入过多也会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,过多的油脂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,导致肥胖,肥胖又会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综合征,如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脂肪肝等,油脂在高温烹饪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,如苯并芘等致癌物,长期食用含有这些物质的食物,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,油腻的食物往往消化吸收相对较慢,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滞后的情况,进而可能导致进食量过多,进一步加重肠胃负担,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。
二、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的建议
(一)增强健康意识,了解合理摄入量标准
要实现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,首先需要人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,增强健康意识,通过各种渠道,如健康讲座、媒体报道、社区宣传等,广泛普及油盐摄入过量的危害以及合理的摄入量标准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,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 5 克,油脂摄入量应控制在 25 - 30 克之间,将这些标准牢记于心,才能在日常饮食中有意识地去控制油盐的使用量。
(二)家庭烹饪巧控油盐
1、控盐小妙招
定量用盐:为家庭购买限盐勺,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控盐工具,常见的限盐勺一勺的容量约为 2 克盐,这样可以直观地帮助人们在烹饪时准确掌握用盐量,在炒菜、做汤等烹饪过程中,按照菜肴的分量和人数,合理使用限盐勺来添加盐,避免凭感觉随意加盐。
巧用香料调味:减少对盐的依赖,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香料来提升食物的味道,在烹饪肉类时,加入适量的八角、桂皮、香叶等香料,不仅能让肉味更加鲜美,还能掩盖腥味;制作蔬菜时,可利用葱、姜、蒜、辣椒、花椒等调味料,增添独特的风味,这些香料既能丰富菜品的口感,又能减少盐的使用量。
注意隐形盐:除了烹饪时直接添加的盐外,很多食物本身也含有较高的盐分,这就是所谓的“隐形盐”,酱油、生抽、蚝油、豆瓣酱、咸菜、腌制品等都含有大量的钠盐,在烹饪过程中,如果使用了这些调味品,就要相应减少食盐的用量,在做红烧肉时,如果加了酱油调味,就要少放甚至不放盐,以免盐分超标。
出锅前放盐:做饭时,尽量在出锅前再放盐,这样可以使盐均匀地分布在菜肴表面,既能起到调味的作用,又不会让盐在烹饪过程中大量渗入食物内部,从而减少实际的盐摄入量,对于一些需要炖煮较长时间的菜肴,可以先不放盐,等到快熟时再根据口味适量添加,避免盐分在长时间的加热过程中流失或被食材过度吸收。
2、控油小技巧
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:不同的烹饪方式所需的油脂量差异很大,多采用蒸、煮、炖、焖、凉拌等低油烹饪方法,可以减少油脂的使用,清蒸鱼、水煮青菜、炖鸡汤等菜肴,既能保留食物的营养,又无需大量的油脂,而像油炸、油煎等烹饪方式,会使食物吸收大量的油脂,应尽量减少使用,如果偶尔想吃油炸食品,可以选择空气炸锅,它利用热空气循环来烹饪食物,只需要少量或不需要油,就能做出类似油炸的口感,大大降低了油脂的摄入量。
控制用油量:在炒菜时,可以使用带刻度的油壶来精确控制用油量,一道普通的家常菜,用油量控制在 1 - 2 勺(约 10 - 20 克)即可,要注意避免重复用油,因为反复加热的油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,并且容易使油脂变质。
食材预处理去脂:对于一些油脂含量较高的食材,如肉类,可以进行预处理来去除部分油脂,在炒肉前,先将肉切成小块,放在水中煮一下,捞出沥干水分后再进行烹饪,这样可以去掉一部分油脂,减少炒肉时的用油量,对于一些油炸食品的原料,如鸡块、薯条等,可以先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,然后用厨房纸巾包裹住,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,这样在油炸时可以减少吸油量。
少吃油炸食品和外卖:油炸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油脂,而且很多外卖为了追求口感和色泽,往往会使用较多的油和盐,要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和外卖,如果必须吃外卖,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菜品,并要求商家少放油和盐。
(三)外出就餐的智慧选择
在现代社会,人们难免会有外出就餐的情况,在外就餐时,也要注重油盐的控制。
1、点菜有技巧:在选择菜品时,尽量挑选一些清淡、少油少盐的菜肴,清蒸类、白灼类、凉拌类的菜品通常比较清淡;而油炸、油煎、红烧等烹饪方式的菜品则含油较多,要注意避免点一些加工肉类、腌制菜品以及过咸的汤品,如果菜品可以选择做法,可以向服务员提出少放油和盐的要求。
2、自带调料:有些餐厅的菜品味道可能比较淡,为了满足口味需求,可以自带一些低盐、低油的调料,如醋、柠檬汁、芥末酱等,这样既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,又能避免使用餐厅提供的高盐高油调料。
3、合理分配食物:在就餐时,不要只挑自己喜欢的油腻或咸味重的菜肴吃,要将各种菜品搭配着吃,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,也能避免摄入过多的油盐,如果有剩余的食物,尽量不要打包带走油炸食品或高盐菜品,以免后续再次食用时摄入过多的油盐。
(四)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
1、细嚼慢咽: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助于更好地品尝食物的味道,这样即使盐和油的用量相对较少,也能让人感受到满足,细嚼慢咽还可以促进唾液分泌,帮助消化,减少肠胃负担。
2、多吃蔬菜水果: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,而且它们的热量相对较低,含油含盐量也较少,在日常饮食中,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,以增加饱腹感,减少对高油高盐食物的欲望,可以将水果作为加餐食用,或者在正餐中增加蔬菜的比例,制作成蔬菜沙拉、清炒时蔬等美味又健康的菜肴。
3、家庭饮食文化传承:在家庭中,长辈应该以身作则,带头践行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的理念,并将这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传承给下一代,通过家庭的言传身教,让孩子从小养成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,这对他们的终身健康都有益处。
三、社会各界共同助力
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,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政府部门可以加强监管力度,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,限制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油盐添加量;餐饮行业可以积极响应号召,推出更多低盐低油的健康菜品,并在菜单上标注油盐含量信息;学校和媒体可以加强对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,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,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,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的目标,守护人们的健康生活。
科学控制油盐摄入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但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,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从每一顿饭、每一次烹饪做起,增强健康意识,掌握科学的控油控盐方法,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,共同迈向健康美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