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家安全,防滑防摔措施全攻略
在家庭环境中,防滑防摔是保障居住者尤其是老人、儿童和行动不便者安全的重要环节,日常生活中,因地面湿滑、障碍物未妥善处理等导致的摔倒事故屡见不鲜,不仅可能引发身体损伤,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,全面且细致地实施居家防滑防摔措施至关重要。
一、地面防滑处理
浴室作为家中最易湿滑的区域,是防滑的重点地带,应选择具有良好防滑性能的地砖,购买时,查看地砖的摩擦系数,系数越高,防滑效果越好,带有凹凸纹理的哑光砖,其表面的纹理能有效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,即使在有水的情况下,也能大大降低滑倒风险。
安装防滑垫也是常见的有效措施,在浴室门口放置吸水地毯,可快速吸干鞋底水分,防止带入室内造成地面湿滑,在淋浴区,铺设橡胶材质的防滑垫,其底部通常有排水孔,便于水分流出,同时紧密贴合地面,不易移动,对于浴缸周围,同样可贴上防滑贴,这种贴纸背面有强力胶,能牢固粘贴在光滑表面,为沐浴者提供安全的站立区域。
厨房同样存在滑倒隐患,主要是由于烹饪时溅出的油渍、水渍以及洗菜洗碗时的积水,使用防滑地垫能显著改善情况,尤其是在炉灶前和水槽旁,这些区域人员走动频繁,地面容易弄脏湿滑,选择耐油污、易清洁的地垫,定期清洗更换,确保防滑效果持久。
客厅与卧室虽相对干燥,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有滑倒危险,在刚拖完地后,地面未完全干燥时,人员行走易滑倒,可在经常走动的路径上铺设小块的防滑垫,既美观又实用,对于家中有宠物的家庭,宠物有时会在地面撒尿或弄湿地板,在宠物活动区域附近放置防滑垫,可避免主人不慎滑倒。
二、楼梯与台阶防护
楼梯是连接不同楼层的关键部位,也是容易发生摔倒事故的地方,在楼梯踏板上铺设防滑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,防滑条一般采用橡胶或金属材质,表面有粗糙纹理,安装时,将其固定在踏板边缘,不仅能增加摩擦力,还能在夜间起到警示作用,防止踩空。
对于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,建议在楼梯两侧安装扶手,扶手应选用握感舒适、直径合适的材料,如木质或塑料包覆的金属扶手,高度通常在 90 - 100 厘米左右,方便抓握,这样,在上下楼梯时,一旦身体失去平衡,可以及时抓住扶手稳住身体,避免摔倒滚落。
台阶处的照明也不容忽视,确保楼梯间光线充足,可在楼梯转角、顶部和底部安装感应式照明灯具,当有人经过时,灯具自动亮起,照亮整个楼梯区域,让人清晰看到台阶位置,防止因光线不足而踏空摔倒。
三、家具摆放与通道清理
合理摆放家具能够减少室内磕碰与滑倒风险,沙发、茶几、衣柜等大型家具应靠墙摆放,避免阻挡通道,过道至少应保持 60 - 80 厘米的宽度,以便人员正常行走,不会因空间狭窄而侧身擦碰墙壁或家具,导致身体失衡摔倒。
定期清理通道上的杂物至关重要,孩子的玩具、鞋子、工具等物品不应随意放置在过道,以免人们在行走时被绊倒,可在玄关处设置收纳柜,用于存放鞋子;在客厅角落设置玩具收纳箱,引导孩子将玩具归位。
床边、桌边等尖锐边缘可安装防撞护角,对于有幼儿的家庭,这些护角能有效防止孩子在奔跑玩耍时碰撞受伤,桌椅的摆放应尽量整齐,避免出现倾斜或不稳定的情况,防止因意外触碰而倒塌,砸伤人员或阻碍通行。
四、卫生间辅助设施
在卫生间内,除了地面防滑,还可增设一些辅助设施提高安全性,在马桶旁、淋浴区安装扶手,方便老人起身和站立时借力,扶手应安装牢固,能够承受一定重量,材质以不锈钢或塑料为宜,避免生锈或冰冷触感。
使用坐便器时,可放置防滑坐垫圈,增加臀部与坐便器之间的摩擦力,防止起身时滑落,在卫生间放置防滑小凳子,方便老人或行动不便者坐着洗澡、洗漱,减少长时间站立导致的疲劳和滑倒风险。
卫生间的门应向外开,以防内部有人摔倒时,门因向内开启而被堵塞,影响救援,门锁也应便于从内部紧急打开,避免因门锁故障而无法及时获得帮助。
五、照明与警示标识
充足的照明是居家安全的重要保障,除了上述提到的楼梯照明,室内各个房间也应有良好的光线分布,避免使用过暗的灯光,尤其是在阅读、写作区域,应保证桌面亮度足够,减少因视觉不清而导致的身体前倾、摔倒。
在容易滑倒的区域,如浴室、厨房地面,可张贴防滑警示标识,这些标识应醒目,颜色鲜艳,如“小心地滑”字样,时刻提醒居住者注意脚下安全,对于家中视力不佳的老人,还可在关键位置设置语音提示装置,当人靠近时,自动发出语音警告,进一步增强安全防护。
居家安全防滑防摔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,通过地面处理、楼梯防护、家具摆放、卫生间设施完善以及照明警示等措施的协同作用,为家庭成员创造一个安全、舒适的居住环境,有效预防摔倒事故的发生,让家真正成为安心的港湾。